<rt id="ykgyc"></rt><rt id="ykgyc"><optgroup id="ykgyc"></optgroup></rt>
<rt id="ykgyc"><optgroup id="ykgyc"></optgroup></rt>
<rt id="ykgyc"><center id="ykgyc"></center></rt>
<acronym id="ykgyc"></acronym>
<sup id="ykgyc"></sup>
<object id="ykgyc"><small id="ykgyc"></small></object>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 > 市政府文件 > 石政辦發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號 640201001/2023-00007 文號 石政辦發〔2022〕120號 生成日期 2022年12月26日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所屬機構 石嘴山市政府辦 責任部門 石嘴山市政府辦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石嘴山市“十四五”

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相關部門,駐石中央、區屬各相關單位:

????《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石嘴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2月26日??

??????

(此件公開發布)


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

建設實施方案

?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2140號)、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環固體〔2021114號)和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部署,推動全市無廢城市建設,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城市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強化制度、技術、市場、監管等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提升老工業基地固廢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全面綠色轉型。

(二)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梳理經濟社會發展、固體廢物管理存在的問題,著力解決當前固體廢物循環利用途徑單一、利用率低等關鍵問題,借鑒國內外無廢城市建設先進經驗,結合石嘴山市實際,制定針對性、實用性和長效性措施。

堅持統籌協調,提升管理水平。借助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跨領域、跨部門、跨區域協同聯動,推進實現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全鏈條高效管理。將無廢城市的建設與石嘴山市相關示范經驗、成果相融合,緊扣重點領域,全面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堅持共建共創,倡導全民參與。統籌政府、企業、公眾各方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和公眾監督作用,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全面增強生態文明意識,樹立循環、綠色、低碳的生態理念,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安全。

(三)建設范圍及時限

實施范圍為石嘴山市。

實施期限2022年至2025年。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得到有效控制,綜合利用水平持續提升,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一張網,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2025年,完成36項建設指標,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實現增速降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43%以上,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生活源和農業源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源頭減量化治理

1降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

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積極實施以渣定產,從嚴審批無法落實固體廢物利用、處置途徑的項目,新建年產固廢5000噸以上的工業項目,綜合利用率不低于全區平均水平。

牽頭單位市審批服務局、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推動危險廢物源頭減量。

依法關閉規模小、污染重、危險廢物治理難度大的企業。嚴格控制醫藥、農藥和染料中間體等新建、擴建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及區域難以實現有效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建設項目。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環評文件技術復核。支持研發、推廣減少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工業危險廢物危害性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審批服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3深入推進清潔生產審核。

分期分批推進雙超雙有高能耗企業依法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實施企業清潔生產領跑行動,引導企業開展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加快探索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路徑。開展年度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工業企業占比達到100%,多元合金、電石化工等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4深入實施綠色制造。

推廣綠色設計,探索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產品分銷以及回收處置利用全產業鏈綠色化,構建綠色供應鏈。加快工業領域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流程綠色發展。以新裝備、碳基新材料、電石化工、多元合金等產業為重點領域,到2025年,累計創建綠色工廠不少于30家。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5提升國家級綠色園區發展水平。

鞏固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寧夏平羅工業園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成果,大力推進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平羅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實行工業固體廢物循環化改造。加快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快形成園區投入-產出-再投入的可持續循環發展機制。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6推進礦產資源綠色開發。

全面落實綠色勘查、綠色礦山建設、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等各項政策,推動全市礦業安全、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加強礦山環境保護法治宣傳,著力營造綠色發展氛圍。全面落實綠色礦山建設,建立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到2025年底,建成1座綠色礦山企業,力爭建成率達到100%。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

責任單位:大武口區人民政府

7積極開展農業廢棄物源頭減量。

優化種植業生產布局。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快“六特”產業發展,推廣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模式,完善“秸稈-飼料-養殖業-有機肥還田”“農膜-造料-再利用”循環回收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生產基地、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種植基地建設。繼續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大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等技術推廣力度,推廣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高效植保機械、精確施藥等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加強農膜市場準入管理,杜絕厚度低于0.01mm 農膜市場流通。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供銷社,各縣區人民政府

8積極推進建筑垃圾減量。

建立完善建筑垃圾減量化工作機制。落實建設單位建筑垃圾減量化的首要責任。樹立工程綠色設計理念,提倡建筑、結構、機電、裝修、景觀全專業一體化協同設計。以末端處置為導向,明確建筑垃圾分類管理。選擇典型施工企業作為建筑垃圾源頭減量試點。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全市城鎮規劃區內新建房地產建筑全部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到2025年,全市新建房地產建筑全部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執行居住建筑75%節能設計標準。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9推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積極倡導綠色生活,推廣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收運處置,強化限塑管理,開展過度包裝專項整治和餐飲行業“光盤行動”,提升無紙化辦公水平。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局、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10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

健全生活垃圾收集體系。加強各區、縣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投放,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備,保障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效果。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含外賣平臺)、快遞企業與環衛單位、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加大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力度。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0%。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郵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提高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能力。探索采取市場化機制委托專業社會機構承擔分類收運工作,定期向社會公布有害垃圾、大件家具等上門收運聯系方式。將鄉鎮納入餐廚垃圾收運體系覆蓋范圍,提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商務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

1促進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促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探索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用于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技術研究,擴大在生態修復領域的利用規模。抓住包銀高鐵過境優勢,擴大在交通工程領域的利用規模。深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學研合作,加強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技術研發應用,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產業發展。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探索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粉煤灰、冶煉渣為重點,推動工業固廢規?;?、高值化、集約化發展,擴大在低碳水泥、節能型建筑材料等綠色建材領域的利用規模,擴大在生產新型功能材料領域的利用規模,著力提升工業固廢在生產纖維材料、超細化填料等高值化利用水平。支持園區內大型建材集團和火電企業積極拓展區外利用。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2提高危廢集中利用能力。

針對產業發展需要和危險廢物產生特點,結合市場化機制,加強危廢集中利用處置能力建設,推動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有序建設。到2025年,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達到100%。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3促進秸稈綜合利用。

加強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大力發展養殖業,鼓勵養殖專業戶、養殖場和飼料加工企業通過青貯、微貯、壓塊等處理方式生產優質飼料。探索農作物秸稈高值化利用,以高效利用、就近就便為原則,著力提升秸稈離田多元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4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建立糞污收儲運體系。大力發展規?;瘶藴驶B殖,切實提高養殖戶主體責任意識,引導散養戶出村入園,推進區域性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建設,提高集中養殖區糞污集中收集處理率。因地制宜推行委托第三方公司、畜禽糞污終端產品消納企業、個人分散管理運營等不同模式,確保收儲運體系長效運營。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行糞污全量收集社會化服務還田利用模式。積極推動養殖業有機肥生產產業化,升級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水平,重點提高液體有機肥制造及資源化利用率。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管理,推進畜禽糞污就近就地還田利用,提升糞污綜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5完善農用殘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和長效機制。

健全廢舊農膜回收處理體系,推動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落實回收責任,協同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點)建設,構建農戶撿拾+銷售網點回收、企業加工轉化的回收利用體系。開展農用殘膜回收綠色補償制度,鼓勵機械化撿拾回收,積極培育農膜加工回收企業,鼓勵利用處置企業建立逆向回收利用體系。到2025年,農用殘膜回收率達到90%。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財政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6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大力發展環保節能低碳環保建筑,全面推行綠色低碳環保裝飾建材,促進建筑原材料循環系統利用。鼓勵建筑垃圾再利用,在建筑工程項目和市政道路工程中運用。建立政府工程采購綠色建材機制,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率先采用綠色建材。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合理布局和加快建設建筑垃圾消納、資源化綜合利用等設施。施工現場建筑垃圾優先用于場內加工、工程回填、洼地填充、綠化用土或堆山造景等。經加工處理后的建筑垃圾促進在土方平衡、林果業用土、環境整治、煅燒產品及回填土等行業利用。到2025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30%。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7加快生活源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加快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能力建設,高標準推動垃圾處置循環產業園建設。加強餐廚垃圾的多元化利用,延伸產業鏈,探索燃料化和飼料化。到2024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8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建立一批基層回收網點,對現有再生資源市場升級改造,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規范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

牽頭單位: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9開展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回收利用。

督促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醫療廢物管理要求,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一次性輸液瓶(袋)等可回收物分類處置,實現醫療機構輸液瓶(袋)回收和利用全覆蓋,防止非法加工利用。

牽頭單位:市衛生健康委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提高無害化處置能力

1優化危廢集中收集處置能力。

加強危險廢物貯運管理。嚴控危險廢物貯存環節環境風險,以廢鹽等難利用化工渣為重點,嚴禁超期、超量貯存各類危險廢物,鼓勵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建設區域性收集網絡和貯存設施。開展小量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集中收運相關試點,降低小量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危險廢物處置利用成本,有效遏制小量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遺散、處置環境風險。利用固體危險廢物動態監管信息系統開展申報登記,探索開展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轉運服務。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住建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推動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匹配。堅持就近、集中利用處置原則,鼓勵園區根據需要配套建設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設施,推動區域內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總體匹配。全面公開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單位的許可種類、規模和能力等,支持大型企業集團共享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2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

實現縣區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全覆蓋。建立平戰結合的醫療廢物協同應急處置體系,完善協同應急處置設施清單。鼓勵協同應急處置醫療廢物設施改造,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規范處置、有效防控。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強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貯存處置管理。

加強對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5000噸以上企業的監督管理,強化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堆場規范管理,合理布局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填埋場。支持水泥、混凝土、鋼鐵等行業利用各自的設備、工藝、材料等不同特點協同處置利用各種固體廢物。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4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加強病死畜禽收集運輸處置監管,推進全市規模養殖場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置能力建設,提升全程自動化、智能化、環?;?。鼓勵依法依規對無害化處理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5全面提升生活源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水平。

全面推行污水處理廠污泥內部減容減量。對低值塑料廢棄物進行能源化利用,推動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塑料廢棄物進行垃圾焚燒處理,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提升垃圾焚燒發電企業運營水平,確保達標排放。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達到85%。

牽頭單位:市住建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加強四大體系建設

1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完善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全面梳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五大類固體廢物現行管理制度標準。以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配套出臺有關制度。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探索建立廢鉛蓄電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棄機動車等回收網絡。支持水泥、混凝土、鋼鐵等行業利用各自的設備、工藝、材料等不同特點協同處置利用各種固體廢物。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2開展無廢細胞培育。

結合綠色機關、綠色學校、“光盤行動”、“無紙化辦公”、生活垃圾分類等,各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無廢細胞”建設標準和方案,逐步推廣機關、學校、社區、商場等場景,有序開展無廢機關、無廢小區、無廢學校、無廢商場、無廢飯店、無廢醫院、無廢快遞網點等“無廢細胞”建設。到2025年,力爭完成56個“無廢細胞”單位的培育。

牽頭單位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商務局、市教體局、市住建局、市郵政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3建立固體廢物管理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體系。

建立無廢城市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機制。根據無廢城市創建目標與創建任務,做好年度任務分解,按年度進行評價考核。2023年和2025年委托第三方開展中期評估和成效評估。

牽頭單位市委督查室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4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完善政策激勵。緊抓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歷史機遇,爭取國家、自治區相關資金政策支持。加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農村地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建設補貼力度。落實好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逐步建立生活垃圾減量化激勵機制,建立促進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獎懲機制。健全綠色金融體系,推廣應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工具。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稅務局、人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積極培育壯大資源利用企業及第三方市場。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l展,加快引進和培育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骨干企業,培育壯大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型企業和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補全固廢產業鏈。以工業園區為重點,積極推行環保管家,提供固廢整體解決方案,推動第三方治理企業開展專業化污染治理,提升設施運行水平和污染治理效果。

牽頭單位: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5完善技術創新支持。

支持治理技術本地化。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領域納入科技計劃支持范圍,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固體廢物相關技術工藝設備研發及工程應用示范。加快新技術、新工藝的引進、消化、吸收和成果轉化。利用廢棄物資源綜合開發新產品,探索開展資源化利用新路徑、新模式。加快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冶煉廢渣、脫硫石膏等制備礦棉、砌塊、滲透磚、膠凝材料、輕質陶粒、水泥填加劑、復合保溫板等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化工材料。

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6加強全過程監管。

完善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全面落實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制度,依法申報固體廢物的種類、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等情況。定期組織固體危險廢物動態監管信息系統填報培訓,提高填報數據質量,推動數據歸真,著力解決污染物瞞報漏報、底數不清等問題。完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平臺業務層面數據互聯互通,實現高效的聯動監管。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快開展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核發,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清單。嚴厲打擊非法排放、傾倒、收集、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等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重點關注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及以副產品名義逃避監管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固體廢物執法協調制度,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環境監管模式,由城管執法、公安交管、運輸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聯動執法。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檢察公益訴訟協調聯動,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查處。完善企業境信用評價制度,固體廢物相關企業依法納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范圍。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綜合執法局,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加強社會監督。推動落實固體廢物信息報告制度,依法及時公開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建立健全環境污染問題發現機制,落實固體廢物違法有獎舉報制度,完善固體廢物信訪、投訴、舉報案件的處理機制。將舉報獎勵制度作為宣傳工作重點,利用舉報熱線、微信、網絡、來信、來訪等途徑,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鼓勵單位和個人舉報。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委,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

成立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政府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各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政府副秘書長,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貫徹國家、自治區關于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無廢城市建設的具體要求。

(二)統籌頂層設計

全面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污染防治攻堅戰、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同步銜接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綠色制造體系、城市體檢、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等重要任務,將相關目標、任務要求及措施整合到無廢城市建設。

(三)加大資源支持力度

建立完善無廢城市建設項目庫。謀劃并推動實施一批重點項目中,集中支持工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生活垃圾分類、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政污泥安全處置、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等重點領域。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

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密切關注國家和自治區投資重點領域和方向,做好固體廢物收運、利用、處置類項目的謀劃包裝儲備工作,推動申報項目獲得更多國家、自治區級資金支持。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大力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鼓勵大中型企業參與固體廢物收運、資源化利用及處置項目,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保障設施用地。將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建筑垃圾、再生資源、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固體廢物分類收集及無害化處置設施納入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范圍,綜合運用土地、規劃等多種政策,保障設施用地。

(四)營造無廢氛圍

廣泛宣傳無廢理念。鼓勵群眾踴躍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引導公眾逐步轉變意識,改變生活習慣;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農業廢棄物污染防治為重點,無廢理念宣傳進鄉村。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創建工作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運用微信、微博、LED屏、網絡、短視頻等新媒體、新載體搞好宣傳工作,發布綠色生活方式指南等,引導公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組織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日活動,鼓勵固廢利用處置企業接受公眾參觀。將無廢理念融入國民教育中,鼓勵學校開展無廢城市宣傳教育。

?

?

附件:1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目標清單

3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清單


附件1

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

為保障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決定成立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如下:

組 ?長:王 ?偉 ???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副組長:楊志國 ???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成 ?員:市委宣傳部、市委督查室、市發改委、工信局、教體局、科技局、公安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綜合執法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商務局、文旅廣電局、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局、機關服務中心、審批服務局、統計局、郵政局、供銷社、稅務局主要負責同志,大武口區、惠農區、平羅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石嘴山高新區、石嘴山經濟區、平羅工業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生態環境局,楊志國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郭廷武、鄭建軍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如下:

1.負責統籌“無廢城市”建設工作,貫徹落實《石嘴山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建設目標和任務,統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工作;

2.研究部署“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各階段實施計劃、年度任務、督促各縣(區)、園區、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組織開展宣傳檢查、考核與評價工作;

3.定期組織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無廢城市”建設工作中的全局性、方向性重大問題和事項。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調整,實行席位制,如有調整變動,由相應崗位繼任領導接替,不再另行發文。


附件2

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目標清單

序號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單位

2020

現狀值

2025

目標值

責任部門

1

固體廢物源頭減量

工業源頭減量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

/萬元

6.03

增速降低

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

2

工業危險廢物產生強度

/萬元

0.056

增速降低

市生態環境局、市統計局

3

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評估工業企業占比

%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

4

開展綠色工廠建設的企業占比(數量)

/

累計30

市工信局

5

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循環化改造、綠色園區建設的工業園區占比

%

100

100

市發改委、市工信局

6

綠色礦山建成率

%

0

100

市自然資源局

7

建筑業源頭減量

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

61

大幅提升

市住建局

8

生活領域源頭減量

生活垃圾清運率

/

26.3萬噸

應清盡清

市住建局

9

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

%

20

70

市住建局

10

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

41.9

43

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

11

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率

%

79.4

不斷提高

市生態環境局

12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秸稈綜合利用率

%

87

90

市農業農村局

13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

%

/

≥95

市農業農村局

14

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

%

/

≥95

市農業農村局

15

農膜回收率

%

86.9

90

市農業農村局

16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

%

80

85

市農業農村局

17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

%

/

30

市住建局

18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

/

35

市住建局

19

醫療衛生機構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率

%

0

80

市衛生健康委

20

固體廢物處置

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工業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下降幅度

%

/

增速降低

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

21

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醫療廢物收集處置體系覆蓋率?

%

100

100

市衛生健康委、市生態環境局

22

固體廢物處置

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

%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

23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量下降幅度

%

/

增速降低

市生態環境局

24

農業廢棄物處置

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率

%

91

95

市農業農村局

25

生活領域固體廢物處置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

%

0

85

市住建局

26

城鎮污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

%

/

≥95

市住建局

27

保障能力

制度體系建設

無廢城市建設地方性法規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

推動制定

各相關部門

28

無廢城市建設協調機制

-

/

建立協調機制

各相關部門

29

無廢城市建設成效納入政績考核情況

-

/

納入考核

市委督查室

30

開展無廢城市細胞建設的單位數量(機關、企事業單位、飯店、商場、集貿市場、社區)

/

56

各相關部門

31

市場體系建設

無廢城市建設相關項目投資總額

億元

/

30

各相關部門

32

保障能力

技術體系建設

固體廢物回收利用處置關鍵技術工藝、設備研發及成果轉化

6

促進關鍵核心技術和成果轉移轉化

市科技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建局

33

監管體系建設

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化監管情況

-

/

不斷完善

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

34

發現、處置、偵破固體廢物環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

%

/

及時查處,做到刑事案件應查盡查

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

35

涉固體廢物信訪、投訴、舉報案件辦結率

%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

36


群眾獲得感

公眾對無廢城市建設成效的滿意程度

%

/

85

第三方調查

備注:帶為必選指標,為自選指標

?

附件3

石嘴山市“無廢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清單

序號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內容及規模

建設

地點

責任單位

一、綜合類

1

宣傳

無廢城市宣傳教育項目

每年開展無廢城市宣傳。

石嘴山市

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

信息化

無廢城市信息化平臺建設

完善一般工業固廢、農業廢棄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業務層面數據互聯互通。

石嘴山市

市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工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工業源

3

減量化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推進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平羅工業園區等工業園區實行工業固體廢物循環化改造。

工業園區

市發改委、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4

資源化

利用煤矸石等工業固廢制備高性能鋰電承燒用匣缽項目

年利用煤矸石0.3萬噸、碳化硅0.1萬噸。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5

資源化

利用廢棄煤、煤泥、煤矸石年產15000萬塊新型環保建筑材料項目

年利用煤泥、煤矸石(30萬噸)建筑垃圾。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6

資源化

處理75萬噸/年工業固體廢渣綜合利用項目

年利用工業廢渣75萬噸。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7

資源化

綜合利用工業廢渣年產80萬噸脫硫劑項目

電石渣:64萬噸/年,石灰石廢渣:16萬噸/。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8

資源化

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技術改造項目

新增危廢焚燒5萬噸/。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9

資源化

200萬噸粉煤灰/年綜合利用項目

年利用粉煤灰200萬噸,回收利用粉煤灰生產磚、板磚、砌磚、水泥等建筑材料和氫氧化鋁等化學物質。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0

資源化

50萬噸脫硫石膏/年綜合利用項目

年利用脫硫石膏50萬噸,回收利用脫硫石膏生產粉刷加工石膏。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1

資源化

固體廢物資源回收再利用項目

礦渣微粉作為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年回收再利用60萬噸固體廢物資源,包括硅錳渣24萬噸、爐渣6萬噸、煤灰(顆粒狀)12 萬噸、水渣18萬噸。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2

資源化

硅錳除塵灰錳元素提取及綜合利用項目

建設硫酸錳、四氧化三錳生產、加工、成品、原料車間并配套安裝結晶離心機等設備設施,從硅錳除塵灰中提取錳、鉀和鈉元素,形成年產硫酸錳3萬噸、硫酸鉀2萬噸、氯化鈉0.4噸生產規模。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3

資源化

環保新材料項目(一期)

4950米標準化車間,生產線3條,儲藏庫,養護房,廠區全面硬化,辦公樓,宿舍樓等配套設施。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4

資源化

廢鹽資源化利用環保高標準項目

建設原料倉庫、成品倉庫、預處理及上料系統、高溫脫除及有機物余熱系統??偺幹媚芰?/span>33萬噸/年,廢鹽資源化再生利用25萬噸/年。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15

資源化

平羅縣工業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

建設年產30萬立方米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及2億標塊蒸壓磚項目;項目主要建設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板材生產車間、蒸壓粉煤灰磚生產車間、堆場等內容,其中:生產車間2座,一座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板材生產車間;一座蒸壓粉煤灰磚生產車間;堆場1個。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6

資源化

年產5萬噸固廢綜合利用綠色新材料項目

建設年產5萬噸石基新材料紙板箱生產裝置,建設相應生產廠房、庫房、公用和輔助生產設施,配套建設綜合辦公樓等服務性工程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56300m3,建(構)筑物占地面積為57310 m3。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7

資源化

鐵合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綠色低碳生態材料生產項目

建設30萬噸/年固廢基高性能無熟料低碳膠凝材料中試生產線一條、60萬噸/年固廢基高性能無熟料低碳膠凝材料中試生產線一條、40萬噸/年硅錳渣基建筑用砂石骨料中試系統,擬配套建設20萬方/年無熟料低碳膠凝材料混凝土拌和中試系統、10萬方/年無熟料低碳膠凝材料混凝土工程預制件中試系統、10萬噸/年無熟料低碳干混、膠結、超強商品砂漿高附加值建筑材料中試生產線。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8

資源化

年產60萬噸礦渣微粉項目(一期)

年產60萬噸礦渣微粉設備設施、35kv、10kv高壓配電室、密閉原料庫。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19

資源化

平羅縣金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礦渣微粉項目(二期)

年產60萬噸礦渣微粉設備設施。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0

資源化

脫硫系統電石渣制脫硫劑改造

利用電石渣量約28.6萬噸。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1

資源化

氰胺產業技術提升改造及廢渣綜合利用項目

年利用氰胺渣274000t,建設規模:20萬噸/年氰氨化鈣、4萬噸/年雙氰胺、12.5萬噸/年白灰。

建設內容:建設4臺轉爐連續化生產線和一條雙氰胺連續化生產線,建設和改造一套利用氰胺渣造球后煅燒生產白灰的生產線替代現有的用石灰石、無煙煤生產白灰的生產線,同時配套兩套空分制氮及公用工程系統等。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

22

資源化

年處理12萬噸/年廢棄橡膠資源再生綜合利用項目

建設年處理廢舊橡膠12萬噸,項目分二期建設。主要建設廢舊輪胎粉碎及聯機組合自動化再生膠生產線各8條、一個密煉車間、農用輪胎自動化生產線;內胎及墊帶生產線各6條、1條橡膠輸送帶生產線、1條橡膠管生產線、1條橡膠板生產線及其他配套公用及輔助設施。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商務局

23

資源化

工業硫酸產業鏈延伸技改項目

依托企業原有工業硫酸生產裝置,建設電子級硫酸裝置區、硫酸鉀裝置區、鹽酸成品罐區,氯化鉀原料庫房和硫酸鉀庫房及配套輔助設施。主產10萬噸/年電子級硫酸、6萬噸/年硫酸鉀,并副產7.2萬噸/年鹽酸和處置2萬噸/年廢鹽酸。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24

資源化

寧夏聚源環??萍加邢薰緩U棄資源低碳循環化綜合利用項目

年綜合利用廢棄資源300萬噸(20萬噸粉煤灰、10萬噸煤矸石、60萬噸鋼渣、20萬噸礦渣、90萬噸硅錳渣、20萬噸除塵灰。80萬噸脫硫石膏)。年產260萬噸新型建材、8000萬塊環保磚、130萬噸其它新型材料。建設5萬平方米原料及成品倉庫,7條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生產線及配套設施。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5

資源化

年利用150萬噸工業固廢制作環保綠色新型建材項目

年利用硅錳合金渣10萬噸,粉煤灰0.5萬噸,主要建設一條年產500 萬塊的透水磚生產線以及一條年產500 萬塊的實心磚生產線。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6

資源化

寧夏暢達工貿有限公司固廢綜合利用

1條年產5萬噸的鋼渣生產線、1條年產5萬噸的硅錳渣生產線以及1條磚瓦及輕質建筑材料制造生產線。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7

資源化

寧夏鴻瑞達環??萍加邢薰疽话愎I固廢資源回收再利用項目

年利用硅錳合金渣50萬噸。年產水洗鐵5000噸、混凝土砌塊和鋪地磚300萬塊、磨粉輔料30萬噸。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28

資源化

大宗固廢道路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

鋪設烏瑪高速惠農區至石嘴山段,利用煤矸石100萬噸、粉煤灰200萬噸、鋼渣30萬噸。

石嘴山市

市交通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29

無害化

年處理4500噸危險廢物焚燒項目

0.45萬噸/。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30

無害化

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正義關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場項目擴容升級

將處置場庫容由4800m3增加至7800m3,并建設防滲系統、滲濾液收集、回噴系統、防洪系統、終場覆蓋與生態修復系統等,主要填埋物為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電石渣、除塵灰、脫泥、爐渣、氰胺渣、鹽泥、鋼渣。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31

無害化

寧夏平羅工業園區紅崖子園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場項目

新建粉煤灰貯存區1座,滲濾液監測井4座;滲濾液提升池1座,滲濾液調節池1座,排水邊溝,廠區道路,綜合業務用房1座,地磅1座,路燈。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32

無害化

寧夏平羅工業園區太西園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場項目

粉煤灰貯存區1座,滲濾液監測井5;滲濾液提升池2座,滲濾液調節池1座,排水邊溝,廠區道路,綜合業務用房1座,地磅1座,路燈。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33

無害化

平羅縣紅崖子園危廢處理中心項目

新建收集運輸系統、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暫存庫、綜合回收利用處理車間、物/化車間、穩定化/固化車間、焚燒車間、完全填埋場、廢水處理站及其他公用用房、輔助設施等。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34

無害化

石嘴山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二期工程

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達6/。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

35

收貯運

工業園區危險廢物統一收運試點項目

在各大工業園區內規劃布局危險廢物收集、轉運、貯存的第三方經營單位,通過經營單位在不同產業集群設點收集、園區統一建設貯存設施,解決企業無法自行處理危險廢物及利用處置出路不暢的問題。

石嘴山市

各園區管委會、市生態環境局

三、農業源

36

減量化

綠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建設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50個,認證兩品一標、良好農業規范(GAP30。

石嘴山市

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7

減量化

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

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應用9萬畝。

石嘴山市

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8

減量化

標準化養殖場創建

創建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肉牛肉羊標準化示范場20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石嘴山市

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9

減量化

老舊奶牛養殖場改造提升項目

改造提升奶牛場20個,對現有牛舍、糞污處理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0

減量化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

提升規模養殖場糞污綜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裝備水平,拓展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途徑及方式,推進畜禽糞污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全覆蓋,實現畜禽糞污零排放。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1

減量化

有機肥廠建設項目

建設有機肥加工廠4座。建設有機肥發酵車間、包裝車間、庫房等基礎設施,配套有機肥加工、質檢等儀器設備,利用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生產有機肥。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2

資源化

年產5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

建設原料庫房、成品庫房、陽光棚發酵車間等。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3

資源化

年產1萬噸工業明膠及2萬噸生物有機肥項目

一期建設7000噸工業明膠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包括車間、廠房、辦公樓;二期建設2萬噸有機肥生產線及配套設施;三期建設3000噸工業明膠及配套設施。主要設備有切皮機、洗皮機等。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4

資源化

秸稈回收利用加工項目

建設秸稈回收場13320 平方米,露天堆放草場148000平方米。購置摟草、打捆、揉絲除塵、二次壓榨等機械設備,開展秸稈回收、草捆配送服務;生產菌菇料棒、秸稈生物反應堆、秸稈成型飼料。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5

資源化

年產2萬噸秸稈制備生物質顆粒燃料、1萬噸秸稈生物有機飼料、1萬噸生物有機肥新建項目

年產2萬噸秸稈制備生物質顆粒燃料、1萬噸秸稈生物有機飼料、1 萬噸生物有機肥新建項目。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6

無害化

畜禽養殖糞污治理項目

在規模養殖場配套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根據實際需求建設糞污綜合處理站,對中小養殖戶糞污統一收集處理,采用堆肥發酵技術,使糞污處理后達到還田或規范要求的排放標準。實現全市規模養殖場養殖糞污綜合配套率達到100%,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5%。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7

無害化

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

推行糧草輪作、引草入田、種植綠肥、合理休耕等傳統養地精髓,推行微生物菌劑、生物酶制劑降解化肥次生鹽漬的工程技術,加大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評估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8

無害化

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

建設冷庫、無害化處理車間、二次發酵車間、有機肥生產車間、秸稈處理車間、成品倉庫、秸稈堆放場等設施設備,購置無害化處理收集拉運車輛,建設病死動物收集點10個。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49

無害化

培育場、牧草顆粒飼料及有機肥加工廠

建設后備舍、隔離舍、仔豬培育附房、隔離舍附房、物料倉庫、有機肥無害化車間、有機肥儲存間、檢驗室、生活生產管理等基礎設施,完成道路硬化及場區綠化,購置配套相關設施設備。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農業農村局

四、社會源

50

安全貯運

生活垃圾分類運輸項目

采購分類運輸車輛10輛,建設社會源有害垃圾轉運點。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1

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工程

建設再生資源分揀中心6座,快遞包裝物回收點150個,推動兩網整合。

石嘴山市

市商務局、郵政局、住建局

52

石嘴山市農村垃圾治理分類整縣推進項目

全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整縣治理,建設垃圾治理站100個。

石嘴山市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3

資源化

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項目(一)

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工程:主要建設一座日處理1000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及配套設施。焚燒發電部分采用2500t/d機械爐排焚燒爐、120MW汽輪發電機組和1套旁路凝汽器,余熱鍋爐參數采用中溫次高壓。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4

資源化

石嘴山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項目(二)

市政污泥和餐廚垃圾處置項目:設計處理市政污泥120t/d,對含水率80%的污泥進行干化處理至40%含水率;設計處理60t/d餐廚垃圾。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5

資源化

年處理6萬噸廢舊塑料再生循環利用項目

四條PET再生設備生產線,十二條其他廢舊塑料造粒生產線,相關配套安全環保設備設施等。分兩期建設。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56

資源化

3萬噸廢舊塑料加工新建項目

年回收、破碎、清洗廢塑料瓶30000噸(廢飲料瓶、礦泉水瓶子)。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工信局

57

無害化

大武口區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

本工程計劃封場表面積為89300平方米,實施垃圾堆體整形、封場構造及防滲工程、填埋氣體收集及導排工程、封場排水工程、綠化工程等內容。

大武口區

大武口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8

無害化

平羅縣生活垃圾處置能力提升項目

新增及改造生活垃圾分類收轉運能力300/日。其中:生活垃圾260/日;概算投資5000萬元,其中:新建改造垂直式垃圾壓縮站12座(含設備12臺)80萬元/每座,共計960萬元;新建雙機位中型垃圾中轉站1座,含土建及機械設備2500萬元/每座;購置12噸壓縮式收集12輛,42萬元/每輛,共計552萬元;31噸勾臂車5輛,80萬元/每輛,共計400萬元;2.5噸垃圾分類收集車10輛,20萬元/每輛,共計200萬元;新建垃圾分揀中心1座,228萬元/每座。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59

無害化

平羅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封場項目

主要建設填埋場垃圾堆體、終場覆蓋系統、地表水導排系統、氣體處理工程、景觀綠化工程、滲透液池、監測井等。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60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

年處理10萬噸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

投資建設年處理10萬噸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年產再生骨料3萬噸、預拌砂漿3萬噸、水泥摻合料3萬噸、砌塊3萬噸、墻板1萬噸。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61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

惠農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消納場及生態修復項目

總占地669818㎡(約1004.7畝),總庫容580m3,年處置能力為40m3,其中生產再生骨料20m3/年,無害化填埋20m3/。

惠農區

惠農區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62

建筑垃圾綜合利用

年產30萬噸商混原料、1000萬塊環保機制磚加工項目

回收拆除路面混凝土塊、面包磚、廢樓板等建筑垃圾15萬噸;

利用硅錳渣1.7萬噸。

平羅縣

平羅縣人民政府、市住建局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